高企提質成效明顯。高新技術企業是創新驅動發展主體,我區高企工作以“狠抓質量,提升創新綜合實力”為核心,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一是規上高企占比超半,截至2021年12月,我區高企存量為440家,其中規上工業187家、規上服務業43家、限額以上批零3家、資質等級建筑業19家,“四上”高企占比58.7%。2021年3月我區出臺了港澳及“四上”高企10萬元獎勵措施,有力推動規上高企再上新臺階。二是高企百強實力凸顯,我區入選2020年度廣東創新標桿企業創新綜合實力百強4家,占全市7家的57%,排名全市第一(高新區1家),成長千強12家,占全市43家的28%,排名全市第二(高新區19家);我區入選2021年珠海市高企百強綜合創新實力百強25家(高新區35家)、經濟貢獻百強30家(高新區19家)、成長性百強23家(高新區28家),我區高企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擁有優勢。三是獨角獸洼地效應初顯,我區目前擁有杰理科技、寶銳生物、雙捷科技等19家市級獨角獸培育庫入庫企業,占全市17.7%,排名第二。
核心攻關取得成效。2021年,新增華星智能、光恒科技、邁時光電等8家企業獲市級產學研合作項目立項,新增暨南大學等2家七項獲市級基礎與應用基礎課題研究項目立項;新增納思達、經緯天地等7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增圣美生物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新增工程勘察院等2個市級創新創業團隊。
產業鏈鏈長制順利推進。3月底,我局草擬并推動我區印發出臺《香洲區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在全市率先推行鏈長制,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光電、集成電路設計、數字創意、大健康等新興產業,構建由院士、知名行業專家、優秀企業家作為顧問,區領導擔任鏈長的產業鏈“鏈長制”,著力推進補鏈、強鏈工作,加快提升產業鏈水平和競爭力,吸引產業鏈上下游集聚,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和一體化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在此基礎上,我局印發《香洲區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指引》,指導各責任單位加快推動產業鏈研究,并要求各成員單位定期報送工作情況。
舉辦形式多樣培訓會。為打通企業服務“最后一公里”,我局今年共舉辦超過13場科技類培訓會。一是重視市、區聯動,積極配合市局舉辦珠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業務培訓輔導會、珠海市服務科技型企業高質發展輔導會、珠海市產學研合作及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政策宣講會等,覆蓋企業超過1800家次,為企業高企申報、項目申報提供行之有效幫助;二是自行組織舉辦香洲區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解讀及申報培訓會、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入庫培訓會等,及時推送我區最新科技政策,發送政策利好,鼓勵企業在我區做大做強;三是緊緊圍繞創新主體打造,開展兩期高企認定專家預審會,覆蓋今年參加高企認定的超過50家企業,進一步提高申報通過率,實現高企質量提升。
抗震減災工作有序開展。一是我局科技室與香洲區應急管理局于5月7日在香山湖公園三期正門處聯合開展“5.12”全國第十三個防災減災日宣傳主題活動,150多名來自轄區專業救援、公益救援人員、街道辦應急搶險救援人員、社區居民群眾及小區物管人員參加了這次活動,共派發了各類地震宣傳小冊子500百余份。二是5月31日至6月11日在香洲區政府大廳、珠海優特匯·購物中心展出“粵圖博覽”之“災難面前,你可以做得更好— 2021 年廣東省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展。以“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為主題,以普及防震救災知識為主線,展出展板50塊,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和應急救護基本技能,吸引大批機關工作人員及市民觀看學習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三是積極開展應急避震演練培訓活動,于12月8日、12月10日分別在香洲區鳳凰小學、香洲區楊匏安紀念學校進行了應急避震演練培訓活動,近3000名師生參與,活動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淺出、示范教學的形式,既豐富了在校師生的應急避震知識,又增強了他們的應急避震意識與自救互救能力。
科技項目驗收順利推進。2016年香洲區科技型中小企創新資金共有33個項目,截至2021年底,已驗收29家。今年驗收了3個項目,剩余光普太陽能科技、夏浪信息、廣東精訊科技以及珠海國芯云科技未驗收,其中廣東精訊科技、珠海國芯云科技已停業。